哈囉,我是古靈精怪的二寶媽「怪媽」,分享職業媽媽育兒的自在生活!

產後憂鬱症心情日記 0727 :從壞脾氣反思行為複製

自從大寶太陽出生後,我爸就常說太陽和我小時候一樣愛笑。當然,我爸也忍不住提到,我小時候那麼愛笑可愛,現在怎麼會這樣?😅😅

這句話是出於關心,也是困惑。

的確,從有記憶以來,大人都說我乖,甚至 2 歲時跟著家人搭飛機出國旅遊也十分穩定,聽說還常常被空服人員稱讚。

這的確都是從旁人那兒聽來的。所以,今天就翻出小時候爸爸拍的 V8 影片探詢一下事件真偽哈哈哈!

(是說,我爸媽並不容易,都出生窮苦人家,努力讀好書、找好工作想辦法養家糊口。為了給我資源,當時幾乎沒什麼存款。)

原以為看自己小時候的影片會滿彆扭的,沒想到居然很溫馨,一大部份可能是因為兒子和自己小時候真的長太像了吧!讓我忍不住狂笑,甚至將兒子與電視畫面合影。

另一方面,我確實注意到,不同月齡的影片裡,我幾乎都沒有哭過,總是一臉笑咪咪,還可以自得其樂地自己玩,獨斷判定真的是性情穩定的天使寶。

然後,我就能明白我爸在說什麼了。

我小時候很可愛,長大卻變得可怕。(特別是結婚有了孩子後?)

回過頭來想,為什麼我會走到今天呢?

我思考了幾個可能:

  1. 進入青春期後,開始有熬夜習慣。除了家庭因素讓我以晚睡為情緒的出口,此外,家人看重課業,學校和自己也有要求,因此時常睡眠不足。
  2. 父母在我青春期離異後,無法妥善處理自己的情緒,也難有旁人給予支持與引導。
  3. 主要照顧者媽媽性情不穩、情緒變化大,就學期間主要和媽媽相處的自己有樣學樣。
  4. 怪不了別人,自己不思改進,內心有點逃避心理,以致無法跳脫現況。儘管會精盡自己的其他面向,但面對自己時常被說壞脾氣,久而久之衍伸了一種我就爛的自暴自棄。

總結來說,這讓我反思到兩件事。

第一,家庭環境影響孩子很大,不是一句口號而已,而是真實發生。爸媽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、用什麼模式對待他人,將影響孩子未來如何對待自己和旁人。

第二,承襲第一點,既然生了孩子,我不再有逃避的權利了,因為我不希望孩子在成年後和我一樣痛苦。希望孩子有高 EQ ,我自己就必須先成為相對 EQ 高的人才行。

希望自己身體力行,讓自己與孩子,都有能力擁有美滿的生活。

延伸閱讀:

淺談產後憂鬱1:成為二寶媽後,我得了產後憂鬱症

淺談產後憂鬱3:服用產後憂鬱症藥物離憂6週的轉變

處理中…
訂閱成功!快去收專屬於你的歡迎信吧😊

在WordPress.com寫網誌.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