懷孕前,我曾有運動習慣,比如慢跑、健身。運動後的汗水雖然黏答答的,但比起悶熱的不適感,身體代謝循環所帶來的暢快遠遠超越了一切!
運動過程充滿了新的挑戰以及和自己之間的對話,每次運動後都有種洗滌心靈的舒暢感,解開種種煩惱與糾結。我非常喜歡!
就連懷孕期間,也希望玩心心念念已久的 SUP 或參加其他醫院的孕婦健身課程。只可惜經和醫生討論後,只得暫時作罷。
運動量銳減後,身體也習慣了怠惰。以現在回顧當初興奮、愉悅,在產後卻是完全相反的。
或許是餵夜奶三、四個月的身心疲憊,再加上自己作息不正常又缺乏運動鍛鍊,以及最有可能的原因——產後憂鬱症,我常常渾身無力,思緒紊亂,做事提不起勁。
兩個寶寶出生後,分別遇到一波波疫情大流行,讓我更不願意出門走動,就怕自己把病毒帶回家裡、害了寶寶。有這樣的心態,更遑論重拾健身的習慣了。
若不是⋯⋯
- 今年五月開始就醫身心科,確定自己患上產後憂鬱症
- 嘗試了幾次到人少的戶外遛小孩、漸漸放下對疫情的過度害怕
- 壓垮人心的最後一根稻草——生完孩子後的肚子看起來還像懷胎四個月大
我現在恐怕還是零動力的沙發馬鈴薯,而不是曾經立志當辣媽的女人。
幸好,最終踏出了健身的第一步!
產後憂鬱症治療第 7 週,我預約隔週參加健身工作室的教練體驗課。
還記得出門前有種說不出地焦躁感,讓我提早了兩個小時換運動裝(幸好孕前的 leggings 還穿得下)。來回反覆看時鐘、就怕錯過出門的時間。直到跟老公說自己好像很緊張後,才明白我有多重視這個即將重啟的運動習慣,以及它可能為我的病情和生活帶來的轉變。
只可惜原先預約的教練因開刀臨時無法教課。為了當天讓事情塵埃落定,我趕緊打電話到家附近的另一間健身工作室詢問,幸好對方接受立馬過去參觀和體驗課程,並且很貼心地幫我安排一位女教練。
教練體驗課結束後,基於認為教練很專業,而且聊起天來合拍,說話直白坦承、不會亂推銷課程,當天我一口氣買了10堂課,成為我接下來固定上課的地方,以示決心!
我從沒想過時隔兩年才再次運動會如此累人。教練體驗課後的兩三天我一度滿痠痛,雖然不是受傷、也不影響生活,但就廢廢地不是很想走動。連我自己都覺得太過誇張⋯⋯
不過,人的肌肉重新動起來的確需要點時間。到了隔週正式上課,三組不同的核心動作反覆訓練,讓我爆汗不少,但我也因為汗水而感到生活更踏實了一點。
我相信重新開始健身是好的開始,也期待著長久下來累積的成果🧡
謝謝你耐心閱讀我的心路歷程!
產後憂鬱症療程的相關文章,可以看以下幾篇:
療程的概況我仍會繼續記錄與分享,若你有特別想了解的部份,歡迎跟我說!也可以訂閱電子報,將會在新文章上線時發 email 給你喔。